您的購物車目前沒有任何產品

小孩誤食止咳藥物,出現藥物副作用,怎麼辦?

圖文作者: Mike Lin (林宜正)
發表日期: 2018/06/09 08:19     最近編輯: 2018/06/09 08:20     閱覽次數: 4491


有朋友問我,小孩在家,給保姆照顧,保姆沒觀念,看見小孩在咳嗽,就給小孩喝止咳藥水,結果小孩出現藥物過敏的現象,皮膚出現紅腫、瘙癢等症狀....怎麼辦?

這裡先重複一個觀念:藥物就是毒,所有的藥物,只要有藥效,就有副作用。

免疫系統的三大工作:抵抗、清除、修補。所謂的藥物過敏,是指,人類的免疫系統,將藥物當成是外來入侵者(本來就是),產生一連串防禦和抵抗攻擊的反應。也就是説,免疫系統的「抵抗」跟「清除」的動作,同時展開,免疫系統認為這些外來入侵者(藥物)會嚴重威脅生命,因此很快發動防禦戰爭,過敏現象,在使用藥物之後,快則20分鐘之內就會出現。過敏反應表現的症狀多樣化,輕者皮膚紅腫、搔癢、發疹,嚴重者可能出現呼吸困難、皮膚潰爛、過敏性休克或甚至死亡。

小孩使用咳嗽藥之後,出現過敏現象。因為我們無法判斷其嚴重程度,所以首先,應該去給醫生判斷,把所服用的咳嗽藥一併帶去給醫生看,請醫生用科學方式判斷嚴重程度,以及決定後續的治療。

至於從營養免疫的角度來看,又是什麽情況呢?

使用藥物出現過敏現象,表示藥物已經進入血液裡面,免疫系統也已經發動戰爭,展開「抵抗」跟「清除」的工作。第一,不可能把藥物吐掉,因為已經藥物被腸胃吸收。第二,不可能使用更多的藥物,去「中和」前面的藥,使用更多藥物代表給身體更多的毒素,免疫系統的反應會更猛烈、負擔更重。

最簡單的方式,就是使用千禧泉2號,譲身體快速吸收營養,譲免疫系統得到營養之後,「加速」完成「清除」的工作,把藥物從大小便中排出體外。當然,還要補充多一點水分,把身體裡面的藥物濃度給稀釋一些,然後多去排便,這樣就可以不用從皮膚排,導致出現皮膚紅腫、瘙癢的情況。

觀念:皮膚是排毒器官。免疫系統需要的營養,是指「植物營養素」、「抗氧化劑」跟「多醣體」。這些營養來自植物,而不是動物,所以不是去吃一大堆肉,而是多吃蔬菜或水果。

如果免疫系統一直要把這些過敏原(這裡指的是咳嗽藥)從皮膚排出來,除了紅腫、瘙癢,不舒服之外,如果小孩去抓癢,把皮膚抓破了,導致出現傷口,那麼,問題就更大了。因為細菌、病毒會從傷口侵入,這個時候的情況,原本的工作就已經做不完了,還要去「抵抗」這些細菌病毒,然後還多了一個傷口要去「修補」,等於「抵抗」、「清除」、「修補」的工作一次全部都要做。問題更多、更大,代表,產品要吃更多,營養補充更多、更迅速,譲身體趕快製造更多的白血球跟抗體,譲免疫系統有源源不斷的後援部隊去打仗。

話説回來,何必繞這一圈,走冤枉路呢?把自己搞得最壞情況可能死亡的險境當中呢?咳嗽本身就不是病,它是免疫系統要把呼吸道裡面的有害物質(可能是空氣汚染,可能是病菌)排出體外,是免疫系統日常要做的例行性的「清除」的工作,咳嗽是正常的生理反應。動不動就吃止咳藥,打壓自己的免疫系統,是錯誤的觀念。既然搞到最後,還是要吃一大堆產品,快速補充更多營養,譲免疫系統再拉上來,去做它本來就每天都在做的工作,何不從一開始,出現咳嗽的時候,就多吃一些產品(例如簡單的風克NOCO或愛特ACT),譲免疫系統儘快把呼吸道裡面的「垃圾」排出來,排乾淨了,自然不會再咳。問題的本質很單純,不是嗎?

可,很多人都是這樣,觀念很僵硬,無法跳脫出既有的框架,一直繞圈圈,繞不出來,原地打轉甚至到最後把命丟了,都還不知道爲什麽。把小問題變成大問題,指的就是這個意思。







*請記住,每個人的健康是不同的,對於任何食物的好處,每個人所表現出來的反應可能不一樣。此網站所提供的資訊不應被用來作為或替代醫療診斷,僅分享以提供有關可能有助健康的好處,且不附帶任何保證。充足的資訊能幫助您做出最好的選擇。請朋友們多方考證,再根據自己的判斷加以取捨。請搜尋參考更多關於<熙熙健康生活>

丞燕產品服務站
丞燕產品服務站 (貨到付款 一律免運費)









圖/文 版權所有 © 2023 Mike Lin (林宜正)

聲明: 使用本網站的同時,表示您已同意本網站所揭露之各項服務條款與政策,如果有任何疑問,請<與我聯絡>

Local time: Saturday, September 30, 2023, 1:16 am       Your IP Address is: 44.200.101.84